1、工程概況
本橋梁的構造形式:
本橋全長432m,主橋為16m+100m+16m=132m外傾拱肋下承式系桿拱,全鋼結構。引橋為東西兩側各5*30m=150m共10孔組合預制鋼筋混凝土箱梁。
全橋共13跨,對應的墩號分別為0#~13#,其中0#、13#為橋臺,6#~7#墩為主橋橋墩,5#、8#為主橋和引橋的交接墩,其余均為引橋橋墩。
2、檢測目的、范圍和內容
2.1檢測目的
為了了解橋梁各主要構件的變形情況,隨時掌握橋梁工況,以保證橋梁的正常、安全使用,業主特委托我公司對本項目進行變形監測。
2.2檢測范圍及內容
該橋所有墩臺立柱、系桿及主拱圈最能反映橋梁主體的變形情況,因此上述構件為此次的重點檢測部位。檢查內容為上述各部位的豎向和水平位移及橋面線性。豎向位移通過高差的形式反映,水平位移通過平面坐標的變化得到反映。橋面線性通過橋面監測點的平距及高差加以綜合反映。
3、技術依據
在沉降觀測的作業過程中,嚴格按照下列規范執行:
《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 H11-2004);
《城市橋梁、隧道安全保護區域技術標準》(滬建交(2010)511號);
《工程測量標準》(GB 50026-2020);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 12897—2006);
《上海市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2018);
《城市橋梁檢測與評定技術規范》(CJJ/T 233-2015);
《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D63-2007)。
另外,項目設計圖紙和其他現行相關標準、規范也作為本次監測的參照依據。
4、橋梁沉降監測
橋梁監測點的布設
主拱圈變形檢測,設小棱鏡,布設于拱圈的八分點處,每側9個點,共18個點。編號順序:北側從西向東依次為A1~A9,南側從西向東依次為D1~D9。
橋梁每側系桿各布設5個測點,設小棱鏡,南北共布設測點10個。編號順序:北側從西往東依次為B1~B5。南側從東往西依次為C1~C5。
主橋4根主墩傾斜度觀測棱鏡分別布置在立柱的上下端。編號順序:6-1號立柱對應L1、L2,6-2號立柱對應L3、L4,7-1號立柱對應L5、L6,7-2號立柱對應L7、L8。
上述棱鏡布置位置示意圖見7.1
除6#、7#墩各2根立柱設置4個沉降觀測點外,1~12#墩每根立柱設置1個沉降點,共40個沉降觀測點。0#和13#為橋臺,受空間限制,未設置沉降觀測點。立柱沉降觀測點合計44個。編號順序:墩號從西向東依次為1~12#,點號從北往南依次為1~4#,如第2排墩由北往南第3個沉降觀測點的編號為2-3,其余依此類推。墩號編號順序為自行編制,與設計圖紙編號無關。
5、監測結論
本次數據均為初始值,相關參數的變化量需在后續監測中得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