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料在施工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把控的小細節,只有將這些細節給把控好,才能避免后續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灌漿料現場的灌漿細節包括現場攪拌、加水量、攪拌時間、灌漿時注意事項等是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灌漿料施工操作要點基本規定:
1施工溫度宜為0-40℃,若大于或小于此溫度應采取相應措施。
2灌漿層邊緣尺寸宜控制在100mm以內,若超出需作限制處理。(鋪設鋼筋或鋼鐵板網,并用膨脹螺栓與砼基礎固定牢固)。
3灌漿層厚度宜控制在100mm以內(灌漿層大于100mm時應分層澆注或選用H-A10)。
4灌漿料用水應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的規定,水溫5-30℃為宜。
5用水量根據本廠質保書所規定的用水量。應采用機械攪拌。
6使用不同灌漿料型號時若需摻入外加劑務必嚴格試驗合格后才可使用。
7灌漿后,盡量避免對于灌漿層接觸的鋼板進行焊接作業,焊接作業會使鋼板變型,并可能與灌漿層脫開,且灌漿層受高溫作業易開裂。
二、基礎處理及支模:
1設備就位調整完后,對已鑿毛的混凝土表面的粉塵、雜物等徹底清掃、對設備底板、地腳螺栓用棉紗將銹、油污等清理干凈。地腳螺栓孔中的積水必須清除干凈。
2澆灌前,對混凝土基礎灌漿表面灑水以保持濕潤狀態,但表面不得有積水。
3混凝土清理完后,周圍支上模板。模板應牢固,所有的縫隙要進行密封(特別是模板與混凝土之間)以避免漏漿。
4模板高度應高出設備底板底面(不小于5mm)。
三、攪拌:
1攪拌量較大時宜采用砂漿攪拌機攪拌,攪拌時間大于6分鐘。
2攪拌量較小時可采用電鉆式攪拌器(大扭矩、低轉速型),每次攪拌一袋,攪拌時先將水、少許灌漿料倒入桶內,攪拌30秒鐘左右,將剩余料倒入桶內一起攪拌,總攪拌時間為3-5分鐘。灌漿料攪拌時應上下左右移動攪拌器,以使桶底和桶壁粘附的料能得到充分攪拌,但葉片不要提出漿液面,以免空氣被過多帶入。
四、澆注:
1灌漿料應盡可能從一側澆入,以利排出設備底板與混凝土之間空氣,使灌漿充實。
2灌漿開始后,應連續澆注,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3澆注的同時用竹片、鐵片等工具進行適當插搗和引流(勿用振動器,以免產生離析)。
4為減少表面裂紋,灌漿層邊緣尺寸宜控制在100mm以內。
5灌漿厚度宜控制在100mm以內,對灌漿層大于100mm的設備基礎灌漿時應分層澆灌或選用H-A10牌號的灌漿料。
6對于較長的基礎或軌道應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長度以5m為宜。
7灌漿至拆模期間所澆注的設備不能運行或振動,以免損壞未凝結的灌漿層。
五、收漿:
灌漿料的初凝時間約3小時左右,終凝時間約為6小時左右,必須在初凝后即對暴露在空氣中的灌漿層表面進行收漿(壓光),收漿(壓光)過程中若發現表面有泌水現象,應撒灌漿料干粉吸收多余水分。收漿(壓光)后加蓋塑料薄膜或濕潤的草袋、布頭進行養護。
六、養護:
終凝后對灌漿層進行澆水養護,養護溫度為>5℃,養護>7天,采用噴灑養護劑的措施。冬季施工時須采用相應的保溫養護措施。
以上就是灌漿料廠家對灌漿料施工的注意要點有哪些的相關解讀,如果有灌漿料需求的朋友可以通過網站下方的聯系方式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