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的建筑施工中預應力灌漿料的使用非常廣泛,有關預應力灌漿料的產品特性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之前的資訊,預應力施工就是在結構構件在承受外來荷載之前,先對受拉的鋼筋結構施加一個預應力,如此一來就可以讓構件的剛度得到增強,推遲或者減少裂縫的生成。而這其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兩種,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這預應力施工中的兩大方法。
一、先張法
先張法是在臺座上按設計要求將鋼筋張拉到控制應力→用錨具臨時固定→澆注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切斷放松鋼筋。其傳力徑是依靠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先張法一般僅適用于生產中小型構件,在固定的預制廠生產。
先張法生產構件可采用長線臺座法,一般臺座長度在50~150m之間,或在鋼模中機組流水法生產構件。先張法生產構件,涉及到臺座、張拉機具和夾具及先張法張拉工藝。
預應力混凝土先張法工藝的特點是:預應力筋在澆筑混凝土前張拉,預應力的傳遞依靠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為了獲得良好質量的構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除確?;炷临|量以外,還必須確保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的良好粘結,使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獲得符合設計要求的預應力值。
二、后張法
后張法就是先澆筑水泥混凝土,待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后再張拉預應力鋼材以形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施工方法。這種方法在橋梁、大跨度建筑中得到廣泛運用。而后張法中又可細分為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和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1)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其張拉程序為預應力鋼筋沿全長外表涂刷瀝青等潤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紙或套管→澆混凝土養護→張拉鋼筋→錨固。施工時跟普通混凝土一樣將鋼筋放入設計位置,可以直接澆混凝土,不必預留孔洞。
(2)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其張拉程序為:埋管制孔→澆混凝土→抽管→養護穿筋張拉→錨固→灌漿。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
二者的區別
區別:先張法是澆混凝土前張拉預應力筋;后張法是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齡期才張拉。
工藝:先張法——綁扎鋼筋、鋼絞線定位、施加預應力、關模板、澆混凝土、養護、拆側模端模、放張。
后張法——綁扎鋼筋、波紋管(或橡膠棒)定位、關模板、澆筑混凝土、拔橡膠棒、混凝土養護、拆側模端模、穿預應力筋(亦可先將預應力筋穿在波紋管中)、張拉、孔道壓漿、封端。
好了,預應力的兩大施工方法就介紹到這里了,如果大家還有對預應力等建筑行業的相關知識還有興趣的話記得繼續關注本平臺哦。華固灌漿料廠家會為您繼續推送更多建筑建材的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