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料和聚合物砂漿等材料都是干粉狀,使用時加水攪拌即可,比較簡單。但不同的材料施工方法終歸有所不同,下面將為大家提供灌漿料和聚合物砂漿的施工說明,以供參考。
——灌漿料施工說明——
1. 基礎處理
清掃設備基礎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灰塵、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灌漿前24h,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灌漿前1h,應吸干積水。
2. 確定灌漿方式
根據設備機座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灌漿方式,由于CGM具有很好的流動性能,一般情況下,用"自重法灌漿"即可,即將漿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漿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個灌注空間;若灌注面積很大、結構特別復雜或空間很小而距離很遠時,可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漿"或"壓力法灌漿"進行灌漿,以確保漿料能充分填充各個角落。
3. 支模
根據確定的灌漿方式和灌漿施工圖支設模板,模板定位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須支設嚴密、穩固,以防松動、漏漿。
4. 灌漿料的攪拌
按產品合格證上推薦的水料比確定加水量,拌和用水應采用飲用水,水溫以5~40℃為宜,可采用機械或人工攪拌。采用機械攪拌時,攪拌時間一般為1~2分鐘。采用人工攪拌時,宜先加入2/3的用水量攪拌2分鐘,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繼續攪拌至均勻。
5. 灌漿
灌漿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漿料應從一側灌入,直至另一側溢出為止,以利于排出設備機座與混凝土基礎之間的空氣,使灌漿充實,不得從四側同時進行灌漿。
2)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應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3)在灌漿過程中不宜振搗,必要時可用竹板條等進行拉動導流。
4)每次灌漿層厚度不宜超過100mm。
5)較長設備或軌道基礎的灌漿,應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長度以7m為宜。
6)灌漿過程中如發現表面有泌水現象,可布撒少量CGM干料,吸干水份。
7)對灌漿層厚度大于1000mm大體積的設備基礎灌漿時,可在攪拌灌漿料時按總量比1:1加入0.5mm石子,但需經試驗確定其可灌性是否能達到要求。
8)設備基礎灌漿完畢后,要剔除的部分應在灌漿層終凝前進行處理。
9)在灌漿施工過程中直至脫模前,應避免灌漿層受到振動和碰撞,以免損壞未結硬的灌漿層。
10)模板與設備底座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漿施工。
11)灌漿中如出現跑漿現象,應及時處理。
12)當設備基礎灌漿量較大時,應采用機械攪拌方式,以保證灌漿施工。
6. 養護
1)灌漿完畢后30分鐘內,應立即噴灑養護劑或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巖棉被等進行養護,或在灌漿層終凝后立即灑水保濕養護。
2)冬季施工時,養護措施還應符合現行《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
3)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養護時間和拆模時間有所不同。
——聚合物砂漿施工說明——
1. 基底處理
(1)鑿毛。為確保聚合物砂漿與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結,一般用鋼絲刷或噴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層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用丙酮洗刷)。如基面松動嚴重,應采用人工鑿毛方法,鑿掉破損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堅硬、牢固的混凝土面,鑿毛必須徹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過大,以免破壞了未碳化和損破的混凝土。如果鋼筋銹蝕外露,還應對鋼筋表面進行除銹,并涂刷鋼筋防銹劑。
(2)飽和。對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壓水槍(采用飲用水)將碎屑、灰塵沖洗干凈,并連續、均勻地噴灑,使表層混凝土達到飽和狀態,且表面無明水。
2. 砂漿的配制
根據選用的原材料,設計技術及施工和易性要求事先進行試拌?,F場可用砂漿攪拌機拌和或人工拌和,其各組分的配比用量必須嚴格控制。
先將稱好的水泥,砂攪拌均勻,再將稱好改性乳液、活性劑及其他外加劑和水混合后加入,充分攪拌均勻即可,各組分配比必須嚴格控制。若人工拌和,宜在鐵皮板上進行,以防止拌和水流失,造成因砂漿水灰比改變而影響砂漿的和易性,拌和水應采用飲用水。
每次拌和砂漿的方法應根據砂漿施工的進度確定。拌和成的砂漿存放的時間不宜超過 45min 。若拌成砂漿未及時使用而出現干硬現象,不能再加水重新拌和,應舍棄不用。
3. 施工
(1)界面劑的涂刷。抹砂漿之前,在工作基面上涂刷聚合物界面改性劑,涂刷時應均勻,不得有漏涂、流淌。
(2)砂漿抹面施工。待界面劑用手摸感到似粘非粘時,應立即抹砂漿,可采用機械噴涂或人工壓抹,操作速度要快,且朝一個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復抹。
(3)如修補厚度超過 3cm 時,應分層施工。層與層之間應間隔 4h ;對于破壞較深的部位(大于 5cm ),可先采用聚合物混凝土進行修補,養護 3 ~ 5d 后,再抹砂漿。
砂漿適宜在 5 ~ 30 ℃ 的環境溫度下進行施工。如環境溫度超出此范圍,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材料及配比進行調整。
4. 養護
用砂漿抹面后,應及時采用人工灑水并用塑料布或濕麻袋覆蓋養護,避免砂漿產生干縮裂縫,潮濕養護 48h 后,再涂刷防碳化劑,自然潮濕養護5d 。
5. 施工控制
(1)為保證砂漿的施工質量,必須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施工人員應嚴格按操作程序,對各道工序進行檢查驗收。
(2)砂漿層外觀平整,層面與基底結合牢靠。
(3)在施工過程中按設計要求進行現場抽樣檢驗,必要時可現場進行鉆孔取芯試驗,以檢查其效果,施工注意事項。
1)清理基面,鑿除破損,松動的混凝土,噴砂(或用鋼刷)除銹和油污,使外露鋼筋表面無銹蝕,且混凝土表面粗糙。
2)抹砂漿前 2h ,用飲用水沖洗待修補部位,使混凝土表面處于飽和狀態,但表面不能有明水。
3)人工修補時,無論采用機械噴涂還是人工抹砂漿,應朝一個方向使用抹刀,并且盡量一次抹完,避免來加抹。如修補厚度超過 3cm 時,應分層抹,層與層之間應間隔 3 ~ 4h ,每層厚度不超過 2cm 。
4)修補砂漿養護 48h 后再涂混凝土防碳化劑。